Mission Impossible – The Final Reckoning 影評

Mission Impossible一直以來都是我喜歡的電影series之一。之前有看的的電影series喜歡的有早已隕落的Fast & Furious、harry potter、The Lord of the Ring還有神作The Dark Knight。其中我最喜歡的是Mission Impossible了,完全是因為MI每一集的劇情真的太棒了,不止有反轉,還有Tom Cruise的帥臉…呃…動作就算了,除了第二部幾乎每一集都沒有什麼很特出的動作。 帶我入坑的絕對是第四部Ghost Protocol,當時沒看過前面三部,所以才看了5分鐘就被整個電影塑造的絕望感吸引。過後又有很喜歡的鷹眼Jeremy Renner加入,可以算是我最喜歡的第二部。至於最喜歡的絕對是1996年的第一部。第一部Mission Impossible絕對是這個series最好看的。電影一開始就反轉不斷,當你以為是動作爽片時,一開場又全部隊友陣亡,大家也會緊張到底Ethan會不會死到底怎麼洗白,還是他也是壞人?除了看動作之外要動腦,還要找出內奸。當最後幾個反轉出現的時候只覺得好爽。整個電影行雲流水超級好看。 但是到了這一部怎麼說呢…為了吸引觀眾不斷被餵大的胃口。爬大廈,飛機已經不足以滿足大家了。那就…爬飛機外加潛水吧,結果就造成了一個bugs不斷的劇本。劇情不夠緊張?那就…給你超短的時限,什麼?你說不夠緊張?那就給你幾個任務再給你超級短的時限吧!結果又造就了一個不合邏輯的劇情,超級出戲。而且以往的情節都是不讓觀眾知道完整的計劃或者是計劃突然有變來製造一個又一個的反轉,但是這次完完全全就是一開始就跟大家說好計劃然後全部按部就班實行,遇到困難就讓Ethan去處理,根本沒有用腦,遇到事情就用拳頭解決。只是很可惜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或者是他們自己認為大家喜歡的口味)而失去了原本自己的特色。爆炸真的不必一集比一集爆才好看,危機也不必一集比一集危險才好看。當你追逐的只是這些膚淺的東西,你的劇情就再也超越不了之前了。 Mission Impossible原本就是劇情+危機感+湯姆克魯斯帥臉三合一的電影。但是劇情和危機感已經failed了,湯姆斯克魯斯也已經老了,還有什麼好看的呢?我只能說一開始我是抱希望在Hayley Atwell身上,希望可以看到之前Paula Patton般的亮眼表現。但是很可惜雖然Hayley真的很漂亮身材真的一流。但是在這部電影裡魅力真的不足也沒什麼性格,不太能夠讓觀眾喜歡上她。我蠻喜歡的Benji和Luther也沒什麼表現的機會,而Luther的死只是讓我略有點感傷,原本應該讓我覺得感傷中又有惋惜的感覺,就好像一個陪伴自己很久的夥伴過世了。但是因為Luther在電影一開頭就已經重病了,讓我覺得不如直接解脫吧~無形中稀釋了他犧牲的悲痛。不過得說,他犧牲自己的言論還有眼神是能夠讓觀眾非常入戲,可以深深感受到他的偉大。 Mission Impossible不合邏輯的地方 首先,潛艇在水下200米還是500米我忘了,Ethan潛水下去由於是慢慢潛下水所以可以慢慢適應水壓,但他一進入沒水的潛艇,他應該就直接因為減壓病就死了吧?為什麼還可以跟沒事一樣走來走去?這麼明顯的bug編劇要不要出來負責一下? 還有到底是誰覺得20分鐘的可以追出山洞爬上飛機再殺兩個人是合理的啦?你給我20分鐘,我連一個blog都寫不完。但是Ethan就是可以辦到 😂 我明白編劇是要緊張感,但是這樣亂給deadline只會讓人很出戲。明明反派是開車的,當時剛從減壓病的恢復的Ethan硬是用自己的腳一路跑到飛機場,還在飛機上殺了兩個人,你要我跑2公里,我第二天腳就廢了。果然是阿湯哥,Respect! 另一個不合邏輯的點就是,AI的源代碼在潛艇,任務就是偷出源代碼然後給他一個毒丸來破壞他的算法。身為半個編碼工程師,我在這裡說這個點超白痴。AI要運行需要一個伺服器需要一個電腦,你如果要毒它,你要去他的伺服器去毒他,不是找個幾十年前的硬碟然後硬插一個毒USB給他ok?而且你的硬碟是幾十年來都一直連網的嗎?你是怎樣上傳被感染的AI算法去網路的?你在非洲一個荒野是怎樣上網的? 最後,把AI困在一個USB裡也是一個不合理的點。我可以理解他們需要一個聽起來很屌的高科技,五維空間XXX的USB來困著AI。但是AI可以輕易備份它幾百幾萬份在每一個電腦中,為什麼要全部撤進一個伺服器?看看加密貨幣的科技大概十年前已經可以輕易做到這點了。 […]

Read More

Until Dawn 影評

必須先澄清在看Until Dawn之前,我沒有玩過遊戲也沒看過trailer,我的習慣是完全不看trailer因為現在的trailer已經白痴到把整個電影從頭到尾跟你說清楚,製作組恨不得直接做一個半小時的trailer來雷爆你,所以我在看之前我還以為是From Dusk Till Dawn的重製版。哈哈哈哈哈哈我承認是我耍戇了,一開始我就抱著是看吸血鬼的心情打算隨便看個chil電影,卻不知道我看的應該是這十年我看過最恐怖的電影(我很少看電影,之前看的最恐怖的應該是Conjuring)。 我是在星期六進電影院看的,可能是因為銷量不太好,只剩下冷門的時間,但是謝天謝地,至少還有6個人陪我觀看。在觀看途中我一度要放棄離開的時候,隔壁大叔一直打嗝,讓我覺得至少附近還有人類,讓我能夠撐下去。 Until Dawn電影大綱 先說明,我的資料來源都是來自電影,而且在看電影的時候我一度嚇得拿下眼鏡來看,加上實在沒有勇氣二刷,所以可能不太準確。 故事是說女主的姐姐Mel失踪了,失踪前最後出現的地方就在一個山谷中。女主一行5人就一路找到一個廢棄已久的遊客中心。在遊客中心他們找到了一堆尋人啟事,也找到了一個遊客登記簿。女二Nina就手癢填下了自己的名字。就當她填下自己的名字後就正式開啟了某個儀式或者說是遊戲。女主Clover也在登記簿發現了之前Mel就登記了Mel自己的名字。 過後就引發了一系列的追殺、鬧鬼、蟲害、喪屍事件,主角漸漸發現自己可以在死亡之後就重生,並不斷輪迴同一個遊戲,唯一的解法就是成功活到天亮。主角們也發現之前的所有玩家都撐不過13天,13天後如果還是活不到天亮就會變成喪屍一般的生物。而女主的姐姐Mel已經變成了喪屍。 就在第13天的時候,女主在跟心理學家Hill對峙的時候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多年前山上的一個小鎮裡因為村民們挖礦挖得太深,而驚動了惡魔而引發了大坍塌,整個小鎮大部分都深埋在土裡。事後政府派了心理學家來治療存活的村民的心理,希望可以幫助他們度過這次的悲劇。心理學家Hill在一系列實驗下發現存活的村民在悲傷或痛苦超越負荷的時候就會變身成溫迪戈(Wendigo)。然後剩下的故事就完全沒有交代。就生成了這個遊客中心,誘殺路過的旅客。我猜想這個惡魔可能是需要人類絕望的情感來推動詛咒。 因為心理學家有提到Clover因為家人去世姐姐失踪,所以一直有憂鬱症,也嘗試自盡2次,而她的憂鬱與絕望正是推動這個詛咒的主因。最後女主用計謀殺了心理學家成功跟隊友們逃了出去並撐到了天亮。 但是…在最後一幕不知道為什麼心理學家也復活了,在觀察各個地方的遊客中心,可能類似的詛咒不止在山谷中,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詛咒。也可能是在為續集鋪路。 觀後感 在看這個電影我的感覺只有恐怖,非常恐怖。幾乎每5分鐘就一個jump scare。我很少看恐怖電影,但是在看了Insidious後我躲jump scare的技術已經非常純熟,我也成功閃掉了90%的jump scare,但是就是兩幕我以為我已經完全安全的情況下,被嚇爛。而且這部電影有的恐怖很多元每一個都把我嚇爛: 被追殺的恐懼 應該大部分人都有在夢裡被人追的恐懼,那個下一秒可能被追上或者被躲著殺人魔隨時被發現的恐懼,簡直可以令我心臟病爆發。而且懦夫如我,如果有人在追殺我,我會直接停下讓他直接把我砍死,讓我原地複活。 鬼怪的恐懼 由於是個懦夫,所以我對一切可以恐懼的東西都感到恐懼,特別是在之前租屋的地方遇到一系列詭異的事情後,我更害怕鬼怪了。所以在遇到鬼屋和女巫的劇情我是一律脫掉眼鏡觀看的,所以我連女巫的臉也沒看清。我只是隱約看到氣氛越來越詭異當堆疊到頂峰的時候突然出現的jump scare。 血腥的恐懼 有些人會害怕血漿到處噴射內臟四飛的畫面,但是我基本對這個無感,只要不是真實的血液和內臟,對我sans值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在這個電影裡的血漿爆發都伴隨著一堆爆炸痛的傷口(對,是真的爆炸),所以我是感覺到痛instead of怕。 克蘇魯的恐懼 / 巨物的恐懼 […]

Read More

Final Destination Bloodlines 影評

這一集的Final Destination(外國好像叫絕命終結站)真的讓我意外驚喜!首先,超愛片頭的80年代的劇情。可能因為我在那個年代出生,所以對80年代90年代的事情都很有感不論是畫面質感還是那種復古色調,一秒把人帶回經典年代(看了Fantastic 4的預告感覺也會是這樣的路線,真的是太開心了)。從第一幀開始我就坐直了身體,心想:這部不一樣了。 音樂和燈光的搭配非常到位。那種突如其來的閃電與雷聲,還有背景配樂營造的緊張氣氛,不只是視覺和聽覺的衝擊,根本就是情緒的操控。每當音樂一變,你就知道,又有事情要發生了。 —–爆雷—— 死亡場面一幕比一幕更嚇人,而且手法越來越刁鑽,讓人每一次都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當電腦特寫CG越來越精緻,這部電影裡每一場死亡就越讓人頭皮發麻。尤其是Julia的死亡橋段,應該是我歷來看《Final Destination》系列最震撼的一幕了。當大家都以為她不會死的時候,臉就被壓扁了。那個瞬間的爆發力,搭配聲效、畫面與氣氛,隔著大銀幕都感覺得到那一刻的痛。那種絕望、無助與突如其來的血液爆漿,真的讓我在位子上一直焦慮到用腳趾去挖我的鞋哈哈哈哈哈。 故事方面也有明顯進步,這一集比以往幾部作品都來得扎實。不是單純靠死亡場面嚇人,而是真的有在鋪陳角色、情感和主線劇情。觀影過程中,我不斷地想知道這群人之間的故事還有為什麼死亡的順序會改變,以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甚至懷疑自己能不能預測下一個死的是誰。 角色方面,我非常喜歡Bobby和Erik這兩個角色。他們之前的兄弟情讓我有點感動,不只是表面的兄弟情,而是真的有讓人有共鳴的情感與掙扎。而且Erik非常搞笑,當他第一次沒死的時候,電影院還有人說“誒太好了他沒死”。 這次我是在The Stand Mall的電影院看的。可能因為我沒有看IMAX所以電影院場地比較小,聲音的傳導非常清晰,所以附近觀眾的一舉一動我聽得一清二楚。但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想要一邊看電影,一邊把字幕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來?媽的這裡不是英文教室也不是英文考試,你媽的為什麼要念出來,不如下次選擇在家看?或者是約你英語老師一起看。 至於最後我也想提一點——雖然我對電影的多元種族呈現一向持開放態度,但我真的忍不住笑出聲:電影裡設定女主角是白人爸爸 + 亞洲媽媽,但最後出來的竟然是一位深膚色的女孩?黑人?棕人?我不確定,但總之絕對不是我們腦海中會浮現的基因組合……Hollywood 這種演員人選有時真的很白痴。 總結來說,這部《Final Destination》不僅比前幾部更精緻、更有深度,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系列的高峰之一。難得一見地做到「系列越拍越好」這件事,這在當今的商業電影市場裡,真的非常難得。 最後最後一幕,熒幕上顯示了In the Memory of Tony Todd才認出原來JB就是Tony Todd演的。也再度想起Tony應該是2024年過世了。不免有點感傷,陪伴我長大的電影再也看不到熟悉的演員了。畢竟每一部的演員幾乎都在電影裡死掉了。

Read More

Accountant 2 會計師2 影評

看Accountant 2過後內心真的有點dulan。整部電影拍得比Accounting課本還無聊。記得當年第一集《The Accountant》上映的時候,因為題材新鮮、角色設定特別,加上Ben Affleck的沉默殺手形象,意外地吸引了不少影迷。 結果多年後,當我坐進戲院準備迎接《The Accountant 2》時,滿心期待再看一次精密計算、冷靜出手的爽感,沒想到這次迎接我的,卻是一場毫無驚喜、毫無新意,甚至讓人昏昏欲睡的續集。整部電影就是100%根據爽片的公式進行的。一開始就是一點小事,一看就知道穩死的配角死都不要直接講出實情,這樣才可以讓主角顯威去調查。然後主角找出真相,途中女主一定要意見不合兵分兩路。最後,兩人殊途同歸一起面對最後的壞人,在一堆鋪天蓋地的子彈和炸彈中成功殺人+救人。 但是這部電影問題就出在,明明是爽片但是一點都不爽。一直在用文戲堆疊男主跟他哥哥的感情,但是這些爛文戲夾在爽片裡面導致整部電影的動作戲份超級少。開槍的畫面加起來也不知道有沒有5分鐘。 演員方面,還算是唯一可以勉強稱讚的地方。Ben Affleck 繼續扮演沉默寡言的會計殺手,雖然沒什麼突破,但至少保持了角色的一致性。旁邊幾位配角也盡量把手上那點可憐的劇本演完,笑點就全部丟給Jon Bernthal。Jon在最近十年拍的角色全部都是硬漢角色。算是一個沒有那麼紅的The Rock類型的演員,不管你給他演誰,他都在演他自己。所以我就一直看著他尷尬地承擔全部笑點。一點都笑不出,而且一開始就預了他硬要說笑話,等到笑話硬塞到我面前的時候我真的覺得超無聊。也讓整部電影該嚴肅的時候尷尬,該搞笑的時候還是尷尬。讓我懷疑這部片子拍攝現場是不是每個人都在等收工,大家把對白說一說就可以回家了。 最令我難過的是,The Accountant 2明明可以有機會往更深層的方向挖掘,比如角色的內心掙扎、道德衝突,或者更複雜的陰謀設計,但劇本選擇了最安全、最無聊的一條路線。整部片看完後,唯一的感覺就是:這部電影到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Read More

Thunderbolts 雷霆特攻隊 – 沒有爆雷純看法

由於這兩個月看的都是爛片,在我的感官已經快被摧毀的時候我依然對Thunderbolts抱有深深的期待,我總覺得這些二線英雄只要Disney的高程不給予重視,一定可以拍出好看的電影。果然不出我所料,Thunderbolts是真的好看。規勸所有還沒看的人,請一定要去看這個電影,這電影應該是這兩年來Marvel最拿得出手的電影了。 因為我爆爛的時間管理能力,我理所當然又遲到了20分鐘。完完全全skip掉了前面在馬來西亞取景的部分。媽的。但是在遲到了20分鐘的情況下看電影還是可以立即catch up,只是多了一些懸疑的感覺,還不錯。 接下來我就要說說我對電影的看法了,當然我也不會爆雷,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閱讀。第一點,畫面好看。我非常喜歡這一類很寫實的鏡頭和光影。所以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就這部電影抱有好感。畢竟故事是比較接近街頭硬派風格。也不太可能會有尚氣的那個世外桃源的那種柔和光暈的感覺。另外,電影的節奏很好,基本上可以在一波電影高潮後有短暫的休息,再來另一波動作戲。文戲較多,但是都不錯。另外因為導演和編劇選了一群罪犯和二線英雄,所以可以從比較灰色的道德視角去寫故事。但是很可惜因為是他媽的Disney,結局不能太灰暗。 接下來,我就要說電影的短板了。不知道是不是我遲到,我總覺得故事很短,明明很多地方可以挖掘,很多角色內心可以更有層次,但是因為節奏很快,很多都是快速帶過。角色的轉變有點小突兀。這個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動作戲ok,但是也很可惜Captain America 2的動作榮光很難再現。Bucky的動作其實可以更有個人風格還有更華麗一點。最後一點,別再讓Red Guardian說冷笑話了,很煩,我很喜歡這個演員。但是從頭到尾都是一樣風格的笑話,真的很像那些很愛重複冷笑話的前同事,偏無聊。但是以上的缺點全部都被女主的口音和魅力彌補了,她的口音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非常性感,人物也討喜,想看她在其他Marvel電影中跟其他人物的互動。 最後最後的最後,請一定要看最後最後的彩蛋。非常震撼。我隔壁一個hardcore marvel fan直接跳起來大喊大叫,兩支腳亂踢,還踢了我兩腳。我真的有衝動直接灌他一拳。

Read More

加拿大小製作電影 – 《Kryptic》影評

在這個英雄滿天飛、爆米花滿地的年代,《Kryptic》這部來自加拿大的心理驚悚片,就像森林深處的一縷迷霧,慢慢地滲進你的視覺與心靈。由攝影師出身的導演 Kourtney Roy 执導、Chloe Pirrie 主演,這部作品不是要嚇你一跳,而是要讓你感到不安——有點像Jordan Peele執導的Us,整部電影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詭異、不安、又帶有一點不協調的感覺,尤其是音樂上跟Us還有Get Out非常像。 由於每次看電影我都遲到15分鐘,我理所當然就錯過了電影開場。但是這次有點不一樣,我進入電影院後才發現我是唯一一個觀眾。可以容納差不多200個人的hall就只有我一個人,看的還是詭異的電影,這個感覺還蠻奇妙的。Kryptic的故事從女主角 Kay 的一段遠足之旅開始。她原本只是想參加一個女性健行團,試圖逃離自己的孤獨、走進群體。但命運從她發現那塊神秘紅布開始轉彎。Kay 意外地走入森林深處,在那裡遇上了一個都市傳說般的生物——Sooka,也因此開始失去記憶。這不是那種「怪物來了快逃啊!」的套路,而是「你看到牠,其實是在看到你自己」那種哲學式的恐怖。好吧,我承認我什麼哲學都沒有看懂。我只能很膚淺地get到表面的意思,隱隱感覺到導演還有很多內容要表達,但是我完全接收不到。 Chloe Pirrie 在片中的表現是…一直表達很無言又迷惘的感覺。她演出的 Kay 從困惑、懼怕、到勇敢直面未知,可能也因为这一年遇到的风风雨雨,让我希望我也可以像她这样面对解决自身的问题,所以我也投射了蛮多的情感在这个角色身上,只是过后抽象+混乱+没有逻辑的故事一直让我非常出戏。 由于故事真的很混乱,我就快速说一说这个故事在说什么。一开始女主Kay参加远足的时候,听导游说起这座山有一个怪兽,掳走了一个动物科学家Barb,过后Kay就遇到了一個打扮跟小紅帽的女人還有点像猩猩的怪兽。接着Kay就是去意识和记忆,当恢复意识后连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但是却还会开车会说话就像正常人一样。 接着当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突然有人砸坏了她的窗口想要闯入她的家(对!剧情就是这样突兀),她就一路开车逃走,接著就打算回去一開始的遠足的山,開始找Sooka。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她會突然對Sooka感興趣,也不知道為什麼她突然就很執著找到科學家Barb。她找了一個旅館,跟旅館老闆娘喝了一杯酒,第二天就莫名其妙出發去找怪物。沒想到才找了2分鐘就遇到一個也有見過怪物的aunty。Aunty就帶著Kay回家分享怪物的照片還有透露她的女兒在幾年前就被怪物擄走了,然後接著就跟Kay一起喝酒。Kay酒醒後,aunty就莫名其妙消失了,然後也不知道為什麼Kay就突然感到恐慌,一個人逃進山里,還遇到aunty女兒的鬼魂。這裡真的有點嚇到我,因為她完全沒有徵兆的情況突然出現在Kay的背後。 接著是一連串更莫名其妙的劇情,鬼魂指點Kay去路邊吃晚餐,然後Kay突然就找了新旅館住下來,發現自己跟消失的Barb長得一模一樣。又經歷了一連串喝醉、玩樂、喝醉、被侵犯、找到Barb的丈夫,再到發現Barb的丈夫是個有點變態的男人。我是有點看不明白了,怪物跟這些故事到底有什麼關係。但是徹底讓我看不懂這個電影的是,在結局的時候Kay / Barb突然間又一路開車到最初Kay的家,毫無理由地打破窗口(這裡對應的劇情就是一開始有人打破窗戶打算闖入家裡的劇情),接著又打扮成小紅帽狂奔到遠足的山里(對應一開始的小紅帽)。到這裡的時候我已經徹底放棄思考,所以是遇到怪獸後,就開始時光倒流嗎? 《Kryptic》不是節奏明快、高潮迭起的商業片,它更像一首慢慢展開的詩或者屎。故事結構非線性,很多細節藏在象徵與暗示中。你會開始思考: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記憶?我們會不會就是自己逃避的「怪物」?這部片子沒有把答案都講出來,而是把問題拋給你。 當然,這種敘事風格也會讓部分觀眾感到抽象難懂,我甚至在電影播了五分鐘就開始玩手機,我可以撐到電影結束,真的很強。 目前這部電影在 Rotten Tomatoes 上的評論為 67%,算是中規中矩,但對我而言,我只會給20%y因為真的看不明白。如果你已經厭倦那些一成不變的英雄電影,想看點不一樣的,或者真的很有錢很有閒,我還是不會推薦你看《Kryptic》。但是現在要看,也太遲了這部小眾的電影已經下播了。它實際上有多小眾?連字幕都是機翻的,Honey應該要翻譯成“親愛的”,它直接翻成蜜糖,從這點看,就知道買下轉播權的人自己都知道這部電影…真的不會賺錢。

Read More

Drop (無線殺機) 電影無爆雷介紹

今天突然很想吃爆米花但是他媽的Thunderbolts還沒上映,只好隨便選一部電影來看。我的同事早就已經看過Drop,也跟我說這個電影很無聊,太多對話,直接導致我興趣缺缺,但是看了一眼電影表只剩下Drop還有KRYPTIC,就突然打算不如星期六看Drop然後留不知道是什麼電影的KRYPTIC星期日看吧~ 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Drop是懸疑驚悚片,我直接當作愛情片來看。因為真的不愛愛情片所以我的注意力都在其他細節。看了大概10分鐘,我驚訝這個電影的畫面、燈光、道具還有運鏡都很好看,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和諧感還有高級感。剛剛好這些就是我最喜歡的,只要畫面質感夠好,我基本上可以無視30%的不好的劇情。 但是在看完Drop後,我覺得除了結局的的劇情和bug,我覺得整部電影蠻好看的。至少,我能感受到這部電影是有用心在製作的。我可以感受到導演和編劇有想要談家暴+女性的課題,但都是點到為止,其餘的部分都讓觀眾自己思考,感受很好。我是有朋友是有被家暴的經歷,所以我也可以代入一小部分進電影裡,感受到女主的無助還有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變得勇敢。 Drop劇情大綱 電影就是說女主在約會的時候,家裡有壞人潛入威脅要殺女主的孩子,然後女主被迫做一系列的行為來毀滅證據甚至殺人,最後找出真兇反殺對方。我在看好電影的時候通常不會想太多,就是被電影的節奏帶著走,所以也沒有刻意去猜真兇是誰。反正這類的電影通常都是瞎猜居多,就算猜到真兇也是朦到的。因為不到最後一秒導演才不會把證據或者線索給你看,都是誤導的線索居多。 結尾 不想爆雷大家,但是電影的結尾算是敗筆,不太現實。不管你是誰,只要你不是超人,如果歹徒有槍,真的不要用刀去搏鬥。對方只需要1秒你就死定了,也不存在你在對方2米以內對方還射不中你的奇蹟。大家都不是電影主角,如果有什麼情況請報警。不要幻想兩個人打得贏一個拿槍的大漢,讓你一隻手兩隻腳你還是打不贏的。 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已經在Wikipedia直接爆雷全部劇情。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然後我看了一下,哇!!!大名鼎鼎的Michael Bay竟然是這部電影的監製(沒有錯,就是那個變形金剛的導演,很喜歡爆炸的Michael Bay),導演則是忌日快樂的Christopher B. Landon,難怪從裡面可以看到一點點忌日快樂的影子。我也是蠻喜歡忌日快樂的~

Read More

A Minecraft Movie 麥塊電影的無爆雷影評

在看了minecraft的trailer後,就隱隱有一個感覺這個電影一定是另一個換皮的Jumanji電影。結果在看完A Minecraft Movie後,我的第六感沒錯。這個完完全全就是另一個Jumanji,只是換人演而已。 Jumanji有一個The Rock,minecraft就找了海王Jason Momoa。連組隊的膚色也差不多,都是1個褐色+1個黑色+2個白色的人種。故事也是有一個人被困在遊戲中出不來,在一連串的意外下,主角團進入遊戲救人。 在故事方面我是直接給3分(滿分10分),因為基本上沒有劇情,但是因為不想爆雷,那就不談故事了,專注在談令我失望的地方。 在A Minecraft Movie裡,一直強調小主角是一個很有想法很有創意的人,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就有期待,那是不是要小主角在電影裡面發揮很多創意,製造自動TNT機器去打壞人或者在最後大戰的時候來個大轉折之類的。結果沒有…什麼都沒有…小主角在電影裡面一點創意都沒有。連存在的意義都不大,一開場做了一個白痴槍後,也沒有給那把所謂很創意的槍什麼畫面,也沒有特別的發揮。 整個電影裡也很少需要動腦的地方,基本上主角團打敵人就是靠運氣。只要陷入絕境就是只能靠運氣來解決。這一點讓我看得很無力已經快中風了,但是我回頭看看自己的生活,好像生活也是這樣無力掙扎的時候就只能靠運氣來解決難題,看來電影這一點還蠻貼近現實的。 至於笑點部分,我覺得還行,至少不是最爛的。也沒有很故意擠一堆笑點進去逼你笑。笑點也大部分由很有喜感的黑人大姐來帶,還ok。至於村民的笑點,我就覺得很多餘,也不好笑。Jason Momoa部分的笑點就有點硬,感覺就是已經在其他電影看過類似的笑點了,反正肌肉男的笑點就那幾個,我一早就已經expect了。 另外,電影的畫面呢是非常好看的,怎麼說好萊塢的電影畫面大多數都很不錯。CGI也行沒有到驚艷但就是中規中矩,挑不出問題。最後說一句,羊真的很醜,真的醜。大熊貓也很醜。小殭屍更醜。 最後,我明白A Minecraft Movie的觀眾取向一定target著小年齡的受眾。但是小年齡受眾是年幼,不是白痴,在劇情方面真的需要用多一點心。我在小時候最討厭看得就是完全沒有內容的白痴電影,我喜歡看的反而是李連杰的“給爸爸的信”、“Halloween”、“Mortal Kombat”這樣的電影。我看的時候才剛剛上小學(大概7、8歲)但是已經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有過玩麥塊的年齡層大概是7 – 40歲的人,我明白導演或者發行商非常想要小孩的電影市場,但是請照顧一下成年人的市場,小孩也不是白痴,除了畫面,他們也能看得懂一點劇情的。現在這個完全沒有劇情的電影,對我來說真的很折磨。一味的玩情懷玩彩蛋真的很無聊。 最後的最後,這部電影我給48分。劇本真的太差了。

Read More

Snow White 白雪公主

看到白雪公主這個標題,應該大家都會覺得我應該是要說這個電影有多爛。那如果是期待我說這個電影有多爛的人,你們可能要失望了。這部電影非常好看,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真的不能只有我看到。我在這裡呼籲全馬來西亞的人都應該三刷這個電影。這個電影會治好你的失眠,只是有點耗手機電量。我全程尷尬的時候我就刷一下手機,結果手機刷到沒電 🙁 我先說我對DEI是沒有什麼意見的,畢竟少數群體爭取自己的權利也沒什麼不對。只是當DEI的message強行灌入全部媒體再來強姦我的大腦。我真的受不了。 Disney如果支持DEI,那應該是鼓勵他們站起來捍衛自己的權利,可能做幾部關於DEI的原創電影,提高社會對DEI群體的好感進而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而不是魔改現有ip讓整個電影變的…不倫不類。另外一提,我覺得Pride非常的好看,非常推薦大家去看。Pride探討的是男同志女同志的生存難題,還有他們積極尋找宣傳方式來宣傳他們的理念,並通過幫助礦工來得到別人的認同,裡面提到的Gay & Lesbian的親情、愛情和友情都有點令人感動。恩不里居也在裡面演了一個非常溫暖有人性的阿姨,看了之後可能你會稍微原諒她在哈利波特裡的所作所為。 說回哈利波特…不對…是白雪他媽的公主。別擔心會被爆雷,因為只要你看過這部童話故事你已經被暴雷光光了。簡單來說就是原本皇后死了之後,國王找了一個後母給白雪公主,後母害死國王後開始暴政。接著在魔鏡說出白雪公主比皇后好看之後,皇后就處心積慮要殺死公主,最後白雪公主找了7個小矮人+帥哥山賊完成反殺。劇情緊湊而凌亂,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導演會突然加速,飛快地帶過一些劇情,然後什麼時候又突然慢下節奏來跟你說一些人生大道理。 一開始進入電影,畫面非常精緻好看,有點聖誕節的感覺。如果電影只有五分鐘,那我願意每年聖誕節都花五分鐘來看看,非常有節慶的感覺,小動物CGI假但精緻、歌好聽但沒記憶點、Gal Gadot非常漂亮、小白雪公主可愛…但是壞就壞在白雪公主長大了,畫面變得非常…非常…尷尬。怎麼說呢?首先,主演白雪公主的Rachel Zegler就不是美貌著稱的演員,她的強項應該是唱歌還有挑起爭議。那為什麼要讓她來演白雪公主呢???為什麼呢?沒有人知道。 我只知道劇組真的跟她有仇,無時無刻都在zoom in放大她的臉,讓我非常尷尬,我在她無神的雙眼中完全看不到感情看不到演技,我只看到尷尬。原本的白雪公主不是應該天真無辜的嗎?童話故事的白雪公主才14歲啊,你告訴我電影這個是他媽的14歲?是他媽的少女? 故事繼續推進,當白雪他媽的公主在打掃時,我又發現了服裝組滿滿的惡意。這白雪公主原本的身材比例就是頭大身小,上圍也不豐滿,但是為什麼就硬塞了一件低胸的服裝給她?可以求你把她那間醜禮服設計得少露一點好嗎?我不是說女生不能自主決定自己要露多少,但是我來看電影就是要看美好的東西,你硬塞一個不好看的東西進我眼睛,我不舒服。而且那件禮服和髮型一直在凸顯她的頭有多大,真的噁心。劇組+妝髮組滿滿的惡意,我謝謝你們啊。 後來,皇后露出真面目了,開始演壞人了。編劇可能已經覺得公主壓不住皇后的氣場和豔麗,要開始平衡兩邊的實力差距。就給了皇后非常難看的皇冠和看起來很廉價的服裝。不過也沒關係,因為白雪公主的更醜。但是不管我有多喜歡Gal Gadot,我還是有點受不了她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我相信她都是被逼的。不然她根本從頭到尾完勝白雪公主。 再來說說山賊帥哥,山賊帥哥是真的蠻帥。而且是劇裡唯二的白人,另一個白人則是國王。我不明白DEI不是反對物化女性嗎?不是反對尼爾-自動人形這些性感好看的女人嗎?連Stellar Blade劍星裡從性感女星申才恩身上取得的3D建模也不能容忍。但是山賊就可以選好看的男人來演?這個確定不是物化男性嗎?為什麼白雪公主就可以選醜的選非白人來演,但是山賊男主就可以用白人?還是Disney不敢選黑人來演山賊?山賊帥哥或許不是非常的帥,但是在劇裡一群妖魔鬼怪中,真的非常…帥。因為他算是少數人型的角色。當他在親吻白雪公主的時候…說實話我睡著了。 我忍受著巨大的尷尬和無聊整整一個小時後,我真的睡著了。我沒看見男主親吻公主,也沒看到魔鏡殺皇后。當我回覆意識的時候,銀幕上已經是大團圓的結局,王國就在皇后死了之後立刻恢復繁榮,大家都在整齊的跳舞。而且跟你想的一樣,每一個演員都是黑人或者褐色人種,沒有白人,沒有白人,沒有白人。Disney你是多麼討厭白人。DEI不是說多元、平等包容嗎?你的多元只有黑人+褐色人種?黃色人呢?白色人呢?印度人呢?我們不配嗎?那你還是叫黑DEI好了。中文可能可以叫黑帝斯之類的。 尾聲 這部電影如果拿掉白雪公主的戲份,我覺得還行,所以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選Rachel來演,比她漂亮,比她會唱,還比她更貼近原著的演員很多,為什麼一定要選她?電影裡很多服裝,髮飾都還原原著,雖然有一點廉價感,但是還是可以理解導演想要跟原著貼近的想法,但是為什麼到了選角就要選Rachel這個跟原著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人來演?另外,Snow White的歌曲一點記憶點都沒有。感覺很多節奏跟The Greatest Show Man很接近,但是完全沒有到Greatest Show Man的高度,可預見傳唱度也不會高。在一系列不用心,只用DEI製作的原因下,IMDb會跌到1.5/10真的不是沒原因。

Read More